九江人物:
幕阜山走出来的教书匠
记者 余纯桃
从幕阜山走出来的冷文义一直有个梦,这一天终于盼来了:江西高校出版社为他正式出版了40多万字的《冷文义班主任工作手记》,这是江西首部正式出版的“班主任手记”,也是冷文义从教多年心血的结晶。接到散发着墨香的书本时,冷文义这位大山之子,一位七尺男儿,眼眶湿润了,心情十分激动。
今年40多岁的冷文义出生在修水大山深处,从记事时起,就对幕阜山充满着神秘和新奇的幻景。山里人家住得分散,上小学远的要走好几里山路,交通和地理条件不便,让许多小孩读不了书,他在为同伴惋惜的同时,十分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。那时,在冷文义的心里萌生了一个梦,将来一定要做个老师,让更多山里孩子能享受到读书的机会。他有着如幕阜山一样的的质朴和执着,读书非常刻苦、认真,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好苗子。高考成绩非常不错,冷文义却选报了江西师范大学。1987年,省市有不少学校到江西师大选招老师,在校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冷文义选择了到修水师范任教。
由于他在教学方面的出色表现,冷文义被同文中学“挖”到了学校任物理教师。从大山深处来到都市九江,从教师范生到中学生,不仅仅是角色的转变。他知道,生活习惯和教学形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、决定着学生的成绩。冷文义虚心向同事和书本学习,把时间都花在教书育人上。他不会玩牌,不进歌厅,老婆来九江生活多年没陪着看过一场电影。冷文义一门心思钻在教书上,并先后参与高中物理教材及教师参考书(沪教版)编写,主编了《高中物理实验教程》等多种教学用书,在国家、省和市各级报刊上发表论文近五十篇。主持完成了江西省重点研究课题《运用人文情感提高物理教学效益的探索》的研究工作,荣获省一等奖。在江西教育电视台《高中新课程名师导学》节目、省市高三总复习教学研讨会上执教观摩课。为省内外骨干教师培训、家长函授学习、青少年科学普及作专题报告60余场。被评为江西省特级教师、江西省“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”人选、九江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。
冷文义在担任同文中学行政工作的同时,一直兼任高中重点班的班主任,他对班上每一位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,关心着他们成长进步的点点滴滴。在去年接任新一届高中重点班班主任后,冷文义在上好所任课目外,一有空便找学生交流、与家长沟通。每天晚上坐在书房里,都要把一整天的事放电影似的过一篇,有哪个学生进步了,或是某学生有反常行为,他都要认真分析一番,思考着第二天找这个学生谈心,或与家长沟通等,随即把一天的主要体会和感受记下来,写手记也成了他每天必须完成的工作。到7月,冷文义记录着385天的心路历程,40多万字的“班主任手记”诞生了。一篇篇手记、一个个小故事记录下来的都是对学生的一片爱心。
同文中学校友、中科院院士、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叔子先生,读到冷文义送去的手稿后欣然作序。杨老先生在序中说,一个教师的教育实践是否丰富不仅是看他教过多少学生,当了多少年老师,而是要看他在教育实践中付出的心血和所领悟的独特感受。他认为,当好教师,教好学生,最基本的有三条:高尚的师德,深厚的业务沉淀,优良的教学方法。他读出了冷文义心存一份守望,读出了冷文义淳朴的教育情感。
冷文义从幕阜山走来,带着一身泥土的自然质地与清香,对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充满着深深的感激之情。他对教育的珍惜是发自内心的,在对孩子们的热爱中流露出对教育的尊敬与挚爱、坚守与探寻。冷文义以自己的教育激情去点燃学子的人生理想,以自己的阅历启示学子们获得生存经验与成长智慧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