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过近一周的29日,张謇杯2013中国国际家纺产品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将在叠石桥举行。久违了,中国家纺设计方面最权威的大赛颁奖典礼!据悉,该大赛由南通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家纺协会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、法兰克福展览(香港)有限公司联合主办。
多年前,海门工业园区利用举办中国家纺节的机会,2008年至2011年间的三年颁奖典礼均放在叠石桥举行。让我们走进这个盛典,走进叠石桥,看它如何让传统产业焕发强大持久生命力。
从叠石桥杯到张謇杯
南通是闻名遐迩的“纺织之乡”,其家纺业的历史可追溯到元末明初。史料记载,“通产之棉,力韧丝长”、“纺纱鸣机杼,百里声相闻”。在这里,海门是张謇的故乡,海门棉纺织业发达,是南通的典型,涌现了近代实业家张謇、大布商沈敬夫及品牌布“关东布”“蓝印花布”。全国性的家纺设计大赛在南通举办已是八届,而以“张謇杯”冠名的国际性的家纺大赛在南通也是第六届了。
2006年,中国家纺协会与南通市人民政府在叠石桥家纺城举办首届“叠石桥杯·中国民族家纺设计大赛”,大赛的主题是“华彩”。2007年,第二届大赛的主题则是“东方情缘”。从2008年开始,大赛被冠以了“国际”的名号,称“张謇杯”中国国际家纺设计大赛,当年的主题是“东风西渐”,以利用北京奥运会的影响力,向西方传播中国家纺。2009年,大赛的主题是“变·美好”,开辟了新的国际视角。2010年为“新中式”,2011年为“演绎流行”,2012年为“贵·尚”,今年则为“华·蕴”。
这8年的赛事,极大地促进了各国家纺设计师的交流与沟通,激发了设计师的灵感和创新,让中国家纺设计师逐步走向世界,融合世界,为南通家纺业尤其是海门家纺的飞速发展注入活力,推动了南通家纺业的快速转型升级。
从绣品城到中国国际家纺城
尽管这8年只有5年在叠石桥举行颁奖盛典,但叠石桥的发展早已走在全国前列。经过20多年发展,作为1992年建成使用的中华之最“叠石桥绣品大楼”远远不能适应全国形势的发展,2004年和2005年经过国家工商总局审核的“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”二期B城C城分别投入使用,2004年当年叠石桥市场销售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!
2006年10月,三星镇工贸园区升格为江苏海门工业园区。同年,中国家纺协会与南通市人民政府在中国叠石桥家纺城举办首届“叠石桥杯·中国民族家纺设计大赛”,承办单位是为江苏海门工业园区和江苏叠石桥市场管委会。在此后改为张謇杯的国际赛事发展中,海门工业园区一步一步向一座城迈进,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也完成了三期的华丽转身。
如今,这个家纺城占地1000亩、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,拥有1万多间经营商铺,经营200多个系列、560多个品牌、1000多种家纺,产品畅销全国近350个大中城市,远销全球5大洲、130多个国家和地区,床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%,列全国布料及纺织品市场第三名,位居全国专业市场之首,2012年市场成交额达到了450亿元。
从小企业迈向品牌企业
2002年,明超企业胡明亮和妻子徐德娟看好叠石桥市场,从义乌来到三星镇购地20亩。如今公司拥有数万平方米厂房,因为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三期规划而乔迁至浙商工业园区。公司在2006年后的张謇杯大赛中数次获铜奖等,跻身全国一线家纺品牌企业。徐德娟获评海门市“十佳创业女性”、“南通市三八红旗手”, 胡明亮成为海门市政协委员、十佳新园区人,公司副总包德平评为海门市劳动模范。像明超这样的外来企业在浙商、温商、东北商人中还有不少。
|